近日,有多位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的聽眾朋友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400-800-0088新聞熱線打來電話,他們反映說,今年3月底,梁山縣多數(shù)機關事業(yè)單位的職工陸續(xù)接到縣總工會下發(fā)的一個通知,要求他們購買一份理財產品。迫于單位領導的壓力,很多職工都已經購買了理財產品。那么,縣里的總工會為什么能夠向職工發(fā)售理財產品?發(fā)售理財產品籌集的錢又是作何用途?請聽中國之聲記者陳振璽、實習記者曲田發(fā)來的報道。
6 J$ Z5 J( _7 A3 x李先生,是梁山縣某單位小學的語文老師,每個月兩千元的教師工資是家里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原本生活就有些拮據(jù)的李老師一家,在3月底收到了一份名為《梁山縣信托理財產品明白紙》的文件,就是這份文件讓他們一家人如坐針氈。 記者:《明白紙》是誰給你們發(fā)的? 李先生:是單位? 記者:就是你們學校給發(fā)的? 李先生:對對。 記者:那發(fā)這個是做什么用的呢? 李先生:就是讓我們購買理財產品。 記者:那當時學校是怎么解釋這個東西的?是要求一定要買嗎? 李先生:領導說的是自愿,但必須購買。 按照學校領導的要求,學校的每個職工都必須“自愿”購買一份由縣總工會發(fā)售的一萬元的理財產品。1萬元,相當于是李老師近半年的工資,李老師和很多同事都沒有能力去承擔,遲遲沒有購買,卻也因此遭受了來自于領導的壓力。 李先生:如果是你的任務數(shù)沒有完成,我們系統(tǒng)就要對你進行強制措施。因為你的任務沒有完成,就這么簡單。至少是三年不能晉級,不能評模選優(yōu)。 學校領導為什么會做出這種看似不近人情的規(guī)定?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聯(lián)系上了梁山縣教育局。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縣里給包括中小學在內的多個單位,都定下了“買理財產品”的指標,指標必須完成。 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僅是李老師所在的學校需要完成“購買指標”,梁山縣只要是在編的機關單位職工都面臨著同樣的難題。 李先生:只要是在編的有編制的所有人員,梁山縣的不只是學校,所有其他單位比如公安局啊、郵電局啊,只要是在編人員都有這個份,要拿出這個錢來。 在這份《梁山縣理財產品明白紙》中有這么一段介紹:“該理財行為是由縣總工會委托山東省國際信托有限公司把產品資金放貸給梁山縣正大經濟開發(fā)投資有限公司用于我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font> 就是這么一張薄薄的《理財產品明白紙》,給李老師這樣的單位職工帶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 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初衷設立的縣工會為什么會去發(fā)行“理財產品”?記者以職工的身份向梁山縣總工會詢問,對方的回答是“工會只是掛個名,都是縣里籌劃的”。 李先生:這理財產品,是干啥的? 工作人員:就是縣里統(tǒng)一搞城市建設。 李先生:縣里搞城市建設? 工作人員:哎,對對。這個是縣里統(tǒng)一籌劃的。它具體怎么,我不知道。我光知道是城市建設,其他的不明白。 《梁山縣信托理財產品明白紙》中清楚寫道,“發(fā)行總額2億元,產品期限為三年;年利率為10%;利息一年支付一次,本金到期一次性支付。”2億的資金將被用于城市建設,一些職工對此提出質疑,一個僅僅用于城市基礎建設的理財產品,怎樣能夠實現(xiàn)營利并支付一年百分之十的利息? 李先生:一年10%,他這個屬于不盈利的,投入城市基礎建設。投入城市基礎建設,這個回報率,他說三年,十年也不可能的。 就信托理財產品而言,百分之十的年利算是比較高的。高收益對應著高風險。然而,在這份兩頁的《梁山縣信托理財產品明白紙》中,對于投資風險只字未提。同時,眾多職工介紹說,他們所在單位也并沒有就信托理財產品做更多的介紹。 因此,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涂永紅教授看來,政府以這種形式來發(fā)售信托理財產品,并沒有充分披露投資的風險,存在強制集資和詐騙的嫌疑。 涂永紅:這個理財產品本身有沒有充分披露它的風險在哪里,怎么樣來規(guī)避風險,它有沒有一個風險管理的相應機制。也就是說你讓投資者要拿到這百分之十的利息,有什么樣的保證。如果它的信息披露是不完整的,然后又有政府的強制性行為,那么這就有點強制集資,也可能有欺詐的行為,這就是違法的。 而北京廣衡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趙三平認為,政府部門在理財產品發(fā)售的過程中存在變相強制購買的行為,這已經構成了對購買人員權益的侵犯。 趙三平:這實質上是一種地方政府的融資行為,它是以政府權力為后盾,以社會組織的名義來規(guī)避政府的法律風險和經濟風險,它是一種嚴重的濫用職權的違法行為。更可怕的是,在這種自愿的外衣下,以這個權力報復為要挾,雖然嚴重地侵害了公職人員的權益,但受害的公職人員呢,又面臨著救濟渠道缺失的問題。 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僅是梁山縣政府通過發(fā)售理財產品籌集資金搞城市建設,周邊的汶上縣、泰安市等縣市也都有類似情況出現(xiàn)。面對著政府的攤派購買指標的行為,作為投資者的職工們是無力和無奈的。我們只能期望,政府在籌資集資時,能夠更加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保證所有程序都合情、合理、合法。有關事件的最新進展,中國之聲將繼續(xù)關注。 4 \1 C. r* p: \* k: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