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兩個較大水面相連部位的狹窄處的兩側(cè),是垂釣鯉魚的好釣位
這是根據(jù)鯉魚喜歡不停的游動,喜歡短距離回游的特點來選擇的釣位.兩水面相連的狹窄部位,是鯉魚回游的必經(jīng)之地.如果狹窄處的岸邊有一定距離的水草,釣點(下鉤點)應(yīng)選在水草前面的亮水,離水草的邊沿1米左右最好,窩子就打在緊挨水草處.準(zhǔn)確的下鉤點應(yīng)該是在窩子的前沿。
如果狹窄處的兩岸沒有水草,水又不是很深的情況下(不超過3米),就要把下鉤點選在離岸5米以外的遠(yuǎn)點,并且釣餌要盡量用的大一些,要便于發(fā)現(xiàn),比如:蚯蚓要用整條.原因是鯉魚生性警覺,在通過狹窄的水面時,如無隱蔽物,會盡量離開岸邊,并加快游動的速度,此時的攝食多為掠食性-----就是在游動中邊走邊吞一口,并不停留.所以餌料小了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因此,水面狹窄處的兩岸若無水草時,釣點選在通道與大水面相接部位的兩側(cè)會更好一點。
2.大水面的進.出水口的緩流處
出水口的兩側(cè)或者是出水口的正前方稍遠(yuǎn)一點,水流緩慢的地方就是好釣點。
進水口不僅要找水流緩慢的點,還要看水是否混,如果進水速度很快,水的沖刷使進水口處的水很混,既要選擇緩流,又要選擇混水與清水的交界處做為下鉤點.原因有三:一是鯉魚喜緩流,二是鯉魚喜弱光,水太混則水下黑暗無光,三是進水帶進來的食物會在這個交界處沉淀落底,而且易于尋找。
3.岸向水面突出延伸1米以上的部位.(長了更好)
在這個伸出的舌頭的前面或兩側(cè)的水下,一定會有斜坡或陡坎存在.因此,選擇岸向水面伸出的舌頭做釣位時,不要一味的只是向著前方遠(yuǎn)處打滿竿.要仔細(xì)的試探水下地型,找到了斜坡的底部,或是陡坎的深水處,無論遠(yuǎn)近,都是個很好的下鉤點.窩子仍然是要打在下鉤點的內(nèi)側(cè).(原因參照之一自己分析,很容易)。
4.水中孤島或草叢的近旁
如果是水中有離岸不是很遠(yuǎn)的孤島,或者是草叢團,它的近邊處就是決好的釣點.離岸較遠(yuǎn)的,可以用磯釣竿。
5.看到有兩次以上,鯉魚越出水面的地方
這一點我在[野鯽魚釣法]一文中已經(jīng)講過了。
6.河流中橋墩后的回水彎.近岸有水草的緩流區(qū).水閘.堤壩的附近
只要按照鯉魚的習(xí)性和季節(jié).天氣等因素考慮周到,都會找到好釣點的。
還有水庫.湖泊的灣岔和大水面相接處.水中有露出巖石的附近等等,只要按照我們上面的方法去仔細(xì)分析,都可以找到好的釣點。
7.開放魚塘選點:每次放魚的第一天,要盡量選邊
以后要選遠(yuǎn)點.要盡量找沒人釣過,或者釣的次數(shù)少的位置.釣點要絕對避免人影和竿影的晃動.放魚的第一天要打大窩.以后盡量不打窩.用包鉤,或者是搓大餌自然續(xù)窩,要避免餌鉤入水時的響聲.釣點要盡量避開大眾竿長的區(qū)域,比如:大部分人用的是6.3米的竿,那就要躲開6.3米竿所釣的哪個距離,或更遠(yuǎn),或更近,都會好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