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省有農(nóng)民A,集體化時,因人小聰明又有文化,初中畢業(yè)后任生產(chǎn)隊會計和記工員。文革時期背主席語錄,全村出了名,因家窮老父去世早,自已和母親在一起生活。
八十年代分地后,他家二人分二畝多地,種幾樣普通常規(guī)菜零賣養(yǎng)活自已,雖然那時己三十多歲,家里仍十分貧窮,但他卻十分快樂。賣菜時常見人們發(fā)生口角,他不管認識與否,給雙方先學習一段主席語錄,要斗私批修。人們不理他,他仍沒完沒了勸說。
有時菜販與城管發(fā)生爭執(zhí),他會先念一句,為人民服務的句子,然后先批評城管工作服務態(tài)度不熱心等等,本村
鄰居發(fā)生矛盾,他也會用上一段主席
語錄,再勸導雙方。他很窮,九十年代母系又去世了。他仍很勤勞,一直種菜自賣,心底也很善良,誰經(jīng)常買他的菜,他有時還主動贈送別人少許。
但與陌生人及村中仍喜歡調(diào)解矛盾糾紛。
他也有生活樂趣,每有點積攢會收集
主席紀念章。幾年中那怕不買衣服,也要到處打聽那兒有新款主席紀念章,十
多年來已收藏二百多枚。別人蓋新房,更換交通工具,他一直用破自行車做生意,這樣近三十年生活一直沒起色,在全村倒數(shù)第一,也是村中時間最長,最有名的貧困戶。
二0一二年他收藏的紀念章,被人偷去二百多枚,一后來自己胸前只有最喜愛的二十多枚,吃飯睡覺仍舍不得取下來。此時他已近七十歲。外甥見他十分可憐主動和他住在一塊。但在二0一五年自己卻在院中的菜園里一棵樹上系上繩子自盡了
家里找不出珍貴物品,外甥把舅舅最喜愛的紀念章二十多枚及一套毛選放進棺材里。這年頭活七十二歲,人們議論他身體很健康卻選擇自殺,是失去了最喜愛的精神支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