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聯(lián)賦 戶縣賦集之九——紫閣賦
紫閣賦 戶邑有景十二處,“紫閣青冥”在其中。紫閣者,清乾隆年《戶縣新志》有載:“紫閣峰、黃閣峰、白閣峰,在縣南三十里”;《雍勝錄》記曰:“紫閣峰在縣東南,旭日射之,燦然發(fā)紫,其形上聳,若樓閣然。白閣峰陰森積雪弗融。”青冥也,李白《君子有所思行》詩中“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之意境也。 三閣藏于莽嶺之中,四季皆有雅致之景。夏日雨霽,旭日東升,朝霞橫空,山嵐水氣,若煙漂浮,如露濕潤,呈“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之奇景;萬花山紫云飄飄,一線天清光裊裊;蒼龍砭,飲馬池,馬蹄石,如詩如畫。山中寶林,規(guī)模宏大,大德間出,寶塔助望,有“綠巖下視千萬尋,青天之距百余尺”之美妙;子房莊急流勇退,無量洞煉丹益民;神仙泉,望夫石,祖師崖,雅韻飄逸。自然美景觀不完,人文歷史說不盡。自然之美,美在恬淡;人文之美,美在流傳;三閣皆已具備之,青冥無限升華矣。 移民搬遷,退耕還林,峪內(nèi)生態(tài)得到保護;探究摩崖,尋研玄頂,歷史文華再現(xiàn)光彩。茅屋草舍旁,有農(nóng)家樂幾處;茂林修竹邊,藏野山味無數(shù);羊腸小道,連著巍峨巒峰;都市男女,向往山里生活;“東望白閣云,半入紫閣松”,學一個岑參賦詩,再看我更是休閑。 此處景色宜人,你我可否同游?
注:萬花山:是唐朝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宮皇家的后花園。上有紫云閣,云際寺。 一線天:位于紫閣峰谷底,仰視如井底看天,稱“一線天” 蒼龍砭,飲馬池,馬蹄石:因為一棵酷似一條龍的古槐盤繞于石砭上,形如蒼龍鎖砭,故而得名。傍邊有一瀑布形如龍須飛瀉而下,瀑布上有一酷似飲水的池子相傳是傳說敬德的神馬從天而降,經(jīng)過此處時在此飲水。劍插,劍插鍋,怪石窟:傳說二郎神插劍在此。劍插瀑布,落差50米超上,雄偉壯觀。 子房莊:是漢代名人張良隱居的的地方,張良字子房故而得名。 無量洞:有碑文記載是張良和赤松子對弈避暑的山洞,無量洞也叫藥王洞藥王孫思邈也曾在此煉藥。 神仙泉,望夫石,祖師崖:泉水清澈,富含多種礦物質(zhì),經(jīng)檢驗達到優(yōu)質(zhì)礦泉水標準,直接可以飲用,現(xiàn)在暫時還是免費的,想喝多少喝多少。 山中寶林:山中有寶林寺,高僧大德間出于此。寺內(nèi)有六面七層密檐樓閣式實心寶塔一座,高 17米,為尉遲敬德監(jiān)修,俗稱敬德塔。 探究摩崖,尋研玄頂:據(jù)南宋《景定建康志》載:“端拱元年(988),僧可政住終南山,得三藏大遍覺玄奘法師頂骨,為建塔歸瘞(埋葬)于寺。”元至正《金陵志》載:“塔在寺之東,即唐三藏大遍覺玄奘法師頂骨之所,于宋端拱元年得之于長安終南山紫閣寺。”清同治年間該死毀于兵火。戶縣文物考古者考證探尋了此事。 “綠巖下視千萬尋,青天之距百余尺”句:唐代詩人邵謁紫閣峰詩其中兩句,全詩為“壯國山河倚空碧,迥拔煙霞侵太白。綠巖下視千萬尋,青天之距百余尺。” 庚寅之年初秋之月 拙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