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任之 于 2013-5-26 08:07 編輯
$ z/ H2 O$ i B( n Q& ]- o8 P 李元杰歷史反革命案平反記 ' q. I. v, @" D3 z* O
一 臨陣授命 1984年,時我在兵器部845廠黨委組織部從事黨員教育、落實政策和信訪工作。 一天,黨委辦公室衛(wèi)茂軒主任搬來近尺厚一摞資料讓我看,說和我們部長講好了,本周內(nèi)不給我安排別的工作。 衛(wèi)主任這個人,沉著、穩(wěn)重,是我們機關(guān)有名的“高節(jié)奏”,加之文學(xué)功底厚,我對其甚是崇拜,其雖不是我的直接領(lǐng)導(dǎo),卻負責(zé)著全廠的落實政策工作,再說,都是黨委的工作,我便頜首領(lǐng)受。 由于沒提任何具體要求,所以我就像看故事一樣瀏覽了一遍。三天后送回時,衛(wèi)主任微笑著問我看完了有什么看法?我說有三個疑問: 一、李元杰是山東人,給其定歷史反革命,為什么不在山東定,卻在陜西定? 二、既然是歷史反革命,為什么不在“鎮(zhèn)反”時定,卻要在“四清”時才定? 三、“鎮(zhèn)反”時,受害人的親屬為什么不向同住一個村而且當時并未離開的兇手李元杰討還血債? 我的話剛落點,衛(wèi)主任興奮地拍了一下大腿,說:太好了,省公安廳的電話談的也是這三條。說著,拿出電話記錄給我看。 分析案情時我說:極有可能是買回了我們自己的產(chǎn)品…… 衛(wèi)主任迫不及待地問:此話怎講? 我說:咱們廠中心理化室那一年千里迢迢從上海購回的玻璃儀器,啟封后才發(fā)現(xiàn)是咱戶縣秦川玻璃儀器廠的產(chǎn)品——受此啟迪,我分析前面復(fù)查幾次皆維持原結(jié)論極有可能是把我們廠送出的處理結(jié)論又取回來了。 衛(wèi)主任大笑著說:有道理,有道理——看來,這個案子讓你來辦算是把人選對了。 直到這時,我才明白讓我看這摞材料的用意所在。其所以事前不露任何聲色,是不想給我一個先入為主的束縛,是在考核我對案件的認識能力再決定是否委派——衛(wèi)主任的行事風(fēng)格,由此可見一斑。 ! [9 ?$ \* E4 i9 ]9 J) C) ~* z
二 迷霧疑云 李元杰,山東省東平縣人,供職惠安(845廠第二廠名)化工廠,“四清”運動中被定為歷史反革命,譴送回原籍。給其定性的理由是曾在原籍殺害過我地下黨員。其不服,上訪。已復(fù)查了幾次,都維持了原結(jié)論。其仍然不服,繼續(xù)上訪。 工廠黨委對李元杰案子的復(fù)查非常重視,做了大量工作,為了尋找李元杰當年給其當勤務(wù)兵的那個偽縣長徐貫一的擋案——從中可以看出李元杰涉案與否,僅調(diào)查信函就發(fā)過八、九封,除一封回函說可能在延邊外,其余皆無消息;上一次復(fù)查,派人專程到山東和東北外調(diào)——給李元杰定性的惟一證人李元祥遷居黑龍江的鶴崗市,在山東取到了與以往外調(diào)相同的結(jié)論,在鶴崗未見到李元祥;徐貫一的檔案亦未找到。真是迷霧重重。 時值盛暑,我以正患腸炎為由,不想領(lǐng)命。其實,除了出差辛苦外,我還有不愿說出口的想法,那就是我在工廠是單身,平時可以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農(nóng)忙時節(jié)得回家顧緊。衛(wèi)主任不知我是托辭,說:不急,先看醫(yī)生。 人常說,不看僧面看佛面,這話一點不假。我不領(lǐng)命,無論從那個角度都能說得通。但衛(wèi)主任的真誠感動了我,我實在不好意思再推托,便一邊就診,一邊做準備。我是想,既同意去,就早去早回。原估計三、四十天可以回來,沒想到一下去了九十多天。此是后話。 本來,黨委借我出差,知道的人不多,可是那幾天,卻有人朝我吹風(fēng),勸我別去——說明此事有人關(guān)注。初,我尚未在意,后來,有一位主任兩次和我“懇談”,一句“定性的結(jié)論,幾次都沒有動,你動它干啥”的話引起我的思考:我尚未出征,并且還完全說不準外調(diào)會是個什么結(jié)果,何以有說客上門? 疑云肯定會給心頭蒙層陰影,當然,也會如鏡子照出真面目,亦能似鐘聲起到警示作用。于是我回答:請放心,若改變,我會拿出改變的證據(jù);若維持,我也一定拿出維持的理由。
5 [. O9 G& o1 b+ Q! Q3 C 三 決戰(zhàn)鶴崗 其所以用決戰(zhàn)這個詞,一是因為在鶴崗所要找的外調(diào)對象李元祥是本案的關(guān)鍵所在。二是我們采取了類似于偵察的手段才達到了目的。 為了搶時間,我和熟悉路徑的搭擋劉繼華獲準乘飛機。我們的計劃是先東北,后山東,由北往南,可以少帶衣服。由于出發(fā)前因順路又讓我們捎了幾個外調(diào)任務(wù),我們在吉林轉(zhuǎn)了幾個圈,三次路過長春,到鶴崗已是初冬時節(jié)。 李元祥,曾當偽軍,與李元杰同鄉(xiāng),“鎮(zhèn)反”時被關(guān)押,服刑期間其妻改嫁并攜子女隨后夫移居鶴崗。李元祥出獄后,在山東舉目無親,亦赴鶴崗與親人團聚。正是他的一頁書面證詞成為給李元杰定性的惟一根據(jù)——找到李元祥是本案的重中之重。 先一年,我們單位選派兩位優(yōu)秀的政工干部李文祥和龍連乾專程赴鶴崗找李元祥,怎奈李元祥躲而不見——這更反襯出找到李元祥的必要性。 接受先一年來調(diào)查撲空的教訓(xùn),我們便按予先的計劃逕直奔其家,想堵他個出其不意。在其家,未見李元祥,其兒媳說她公公半個月前搬到煤礦上去了。我們問具體什么地方?回答不知道,說他們誰都沒有去過。正當我們感到有點失望時,其兒媳又補了一句說明天肯定回來——老爺子前幾天把孫子接去了,小孩后天開學(xué)。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邊走邊聊,還認為此行運氣不錯。孰料一見面,其兒媳就笑著說你們昨天剛走,人就回來了…… 李元祥的兒子給其使了個眼色,看都不看我們一眼,冷冰冰地說:老爺子不是不想見你們嘛! 這不但是個逐客令,而且是個橙色信號。本想趁其不備,沒承想?yún)s打草驚蛇。為了避免弄僵,也為了給后邊的工作留有余地,我們彬彬有禮地告辭。 既然公開了,我們也就沒有悄悄行動的必要了。我們與村(生產(chǎn)大隊)黨支部聯(lián)系,支部書記的話驗證了李元祥的兒子和兒媳所言完全屬實——李元祥去年和我們的同志玩捉迷藏的事在他們村更是眾所周知。 在礦區(qū)公安分局,局長聽罷我們的來意后,一句話也沒說,將我們領(lǐng)到門外,指著四周的山巒說:這兒是邊境地區(qū),沒戶口的人員有三萬多,漫山遍野都是,再說,這個人又是新搬來的,在這兒沒熟人,你們又不認識,實在不好找。局長的話很中肯,焉有不聽之理。我們只好先回鶴崗再說。 接下來,我們又是到李元祥家,又是找書記,又是在村里探聽,已經(jīng)十一天了,還是無收獲。難道又要無功而返嗎?我們當然不甘心。我們倆用《沙家浜》中郭建光的臺詞“往往有這種情況,有利形勢和主動的恢復(fù),產(chǎn)生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其實,這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語錄)互相鼓勵,從新分析,尋找突破口。實在沒有轍了,我們再一次把目光轉(zhuǎn)向李元祥讀小學(xué)五年級的的寶貝孫子。 說“再一次”,是因為我們已向孩子的父母提出過讓其帶路的要求遭拒。再提起是考慮我們能不能繞開家庭,通過學(xué)校再爭取一回。 小學(xué)校長是個原則性非常強的人,盡管和我們聊的很投機,但對我們的要求卻始終不松口。不過,說心里話,我們是臨時抱佛腳,換位思考,我若是校長,也是不敢貿(mào)然同意的。再說,附近山梁上前不久還出過黑熊傷人事件呢! 是夜,我們作總結(jié),想方略,覺著還有兩招半可用,一招是通過黨支部做工作;一招是“瞎子爬山”,去摸;半招呢?就是請書記幫忙繼續(xù)找校長。 在書記家里,我們一邊幫其辮蒜一邊聊,其欣然同意,說他寫個條子就行。為了把握性更大一些,我們商定將我們的介紹信留下,以村黨支部的名義給學(xué)校另出一張。 這一次,校長極其爽快——不看僧面看佛面嘛!我們商定:我們上午將小孩領(lǐng)走,下午直接送到書記家,再由書記送回家。 小孩畢竟是小孩,聽說去見爺爺,十分高興,其盡管說不出爺爺住什么地方,但我們分析只要到了居住區(qū),其一定能找得到。果然,下了火車,小孩一路小跑,我們緊隨其后,順順地就找到了。瞅著門上掛鎖,小孩自然很失望。我們兌現(xiàn)諾言,買了些食品將其哄高興,按原計劃由我原路送回,劉繼華則留下守侯,乘夜班通勤車回返。 凌晨一點,劉繼華回到招待所,說談的很好,他倆約定明天我們一塊談?wù)}——這是外調(diào)紀律。原來,李元祥也一直在暗中窺視著我們,見我們鐵了心要找到他,也有點過意不去。要不然,他早躲了。 謝天謝地,我們盡責(zé)盡力,功夫總算沒有白費。 李元祥老人很守信,當我們?nèi)缂s趕到時,他已經(jīng)沏好了茶。和我們一樣,他也是一夜未合眼——年屆七旬的他,感慨多?。?/font> 我們先交心。談起人生,李元祥痛心疾首。其曾是張學(xué)良的部下,駐在咸陽,參加了西安事變。事變后,部隊出現(xiàn)分裂,形勢不明朗,他厭倦了,回到山東老家。本想逃避現(xiàn)實,但根本逃不了,無奈當了偽軍,追悔莫及。新中國成立后,他的戰(zhàn)友有的當了軍、師長,自己卻成了人民的罪人。說到傷心處,眼淚嘩嘩。 談到命運,李元祥唏噓不已,說很感謝偽縣長徐貫一。同牢房四個死刑犯中,槍毖了仨,惟他一個被釋放——是逃到陜西長安縣的徐貫一被抓后的供詞中涉及殺害我地下革命工作者的兇手中沒有他…… 李元祥出獄后不久,有幾個人來讓他為李元杰殺害地下黨員做假證。說實在話,李元杰殺沒殺過地下黨員,身為同鄉(xiāng)的李元祥壓根兒就不知道。但驚魂甫定的他,不敢有違,只得簽字。他說對不起李元杰。去年單位來人調(diào)查,他心里很矛盾,顧慮很大,所以避了。現(xiàn)在他想通了,要說實話。 我問:你敢不敢作證? 李元祥胸口一拍:敢!上法庭去講也行。我再也不能違背良心了。(未完)
5 i' s `# B2 i3 E8 A, g: f - g+ U2 s( ^0 i- {" |. C
" O% V, Z. j7 k5 a)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