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年關(guān),在上海打拼一年的西安小伙童鳴卻害怕接到父母電話,對家人那種強烈的思念和無顏面對他們的心情,讓小童頗受煎熬。
' B4 z* }! a. `7 ^
" q; f1 o, E: C4 Z3 A* a害怕尷尬 d6 n% M# I. u0 P7 m! c' G( g5 R
每次回家最怕問工資多少,找到女朋友沒" b( i" @6 Z8 g9 {
今年26歲的西安人童鳴,2006年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畢業(yè)后,到南方打拼已經(jīng)有將近四年,其間他共換了5份工作,最后在上海浦東區(qū)藍村大廈一家外貿(mào)公司找到這份工作,工資也只不過就3000多元。幾年折騰下來,小童也沒攢下多少積蓄,聽到留在家鄉(xiāng)的許多中學、大學同學已經(jīng)紛紛買房買車,為婚期做著準備,他就很懼怕春節(jié)回家。8 l6 Q5 M3 ?0 s8 r( \9 m! d
再一想到父母常常跟旁人炫耀,自己兒子在上海做白領(lǐng),小童心里就說不出的難受,每次回家他最怕親戚問他工資多少,找到女朋友沒有,啥時候在上海買房。
# {" k# q, v' P 昨日小童在電話中說,雪災那一年他也沒有回家,那時理由很是充分,而且有那么多人陪著在單位過年,也就沖淡了心里那種糾結(jié)感。結(jié)果第二年過年回家,鄰居家的一個小孩竟然跑過來問他,能否幫忙在上海找份工作,這讓小童不由得苦笑:“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毙⊥f,過年了,他也很想跟父母好好團聚一下,但是一想到給不了父母多少紅包,還要面臨旁人的問話,親戚同學聚會,讓他感到無所適從。; }0 y1 Z% @0 g) ^
4 [5 |& L2 A7 U專家說法
; a/ [3 q" Q3 ^0 _ h# {- c在外工作的人長期不回家,就很容易跟家庭脫節(jié)4 x1 h; ]+ X! N' b2 @" I
和小童一樣的“恐歸族”并不少見。春節(jié)回家,對于這些在外拼搏的年輕人而言,經(jīng)濟上的薄弱是最令他們頭疼的。許多人選擇獨自留守在異地是因為囊中羞澀,為逃離飯局車輪戰(zhàn),躲開紅包人情債。
' E6 D- v2 M4 X 租住在南郊王家巷村的于娜,去年7月剛剛大學畢業(yè)留在了西安,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她一邊告訴家人自己有穩(wěn)定的工作,一邊四處打零工養(yǎng)活自己,如果回家面對家人,謊言很可能不攻自破。在于娜老家,一直有過年派發(fā)紅包的風俗,到親戚家拜年要給長輩紅包,朋友來串門要給小孩紅包,參加了工作的和結(jié)了婚的還要給沒工作和沒結(jié)婚的送紅包……為了避開囊中羞澀的煩惱,于娜決定等到把工作落實下來,再回去孝敬父母。而于娜的室友小胡,也因為一直在做超市導購而很沮喪,不想回家。$ f0 O% k1 `& ^2 x0 R' Z* R) E; \ b
陜西陽光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釗認為,許多年輕人害怕回家,害怕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不成功或是認為自己不成功。一些人覺得沒有賺到錢,沒有找到好的對象,或者有解決不了的經(jīng)濟和家庭問題,就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其實大家應當放松心態(tài),因為回家過年是家人的團聚,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應該把它當作一個展示或顯示自己財富的平臺。
]+ P" _7 u) h4 @ 陜西省婚姻家庭研究會督導魏敏建議,從傳統(tǒng)的家庭文化角度考慮,春節(jié)還是應該回家看看。如果在外工作的人長期不回家,就很容易跟家庭脫節(jié),現(xiàn)在又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很容易患上節(jié)日憂郁癥。- {. D: h/ K8 z4 K# p
昨日下午,童媽媽得知了小童的困惑后說:“其實春節(jié)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一家人團圓,我們做父母的真正在乎的,絕對不是孩子能給自己多少錢,而是兒女是否平安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