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是農(nóng)民農(nóng)口奪食的關鍵時期。尤其是今年,我省在經(jīng)
5 k4 @: V! X$ F; ]" u$ x歷了9月份較長的秋淋之后,各地的玉米收獲更是緊上加緊。然而國
1 ]3 S' z3 B, Q$ {慶期間,記者在戶縣采訪時發(fā)現(xiàn),今年玉米的產(chǎn)量、質量與去年相比3 J% V6 S1 a; s1 L" f9 D8 k
均有所下降,除了不可抗拒的天氣因素外,農(nóng)村泄洪能力急速下降的" R3 b, i1 x3 U( u- W4 [
人為因素也值得我們反思。
2 w. {* h7 g/ `) h 10月5日,是國慶七天假中天氣最好的一天,戶縣六號路、呂公, m4 h! G; j) \5 J8 K9 L
路等公路兩旁到處都是農(nóng)民晾曬著的剛剛收來的玉米,今年因為雨水7 X1 w Z; Q: T
較多,大部分農(nóng)戶家的玉米出現(xiàn)了倒伏、霉變、發(fā)芽等問題。% x% p4 R& @- T3 ~5 L& C* ~
“今年玉米壞完了,雨水太多?!痹趨喂飞蠒裼衩椎霓r(nóng)戶劉小
! }0 F- p9 \+ _/ N: V7 `娥,一邊不時地用木耙撥拉著玉米,一邊將長了牙的玉米挑揀出來。# c( u8 `( l+ g- x5 H6 `2 B
她告訴記者,去年她家5畝地能打近6000斤玉米,今年下來不到3000( b& Y) C7 ]0 H5 X2 J# Q7 [
斤。而且由于授粉時雨多,晾曬時雨也多,不少玉米都出現(xiàn)了長芽、 Z, g( V2 R5 r$ R3 Y
紅心現(xiàn)象。同劉小娥家一樣,鄰近村子不少村民家的玉米產(chǎn)量,少則
6 ~6 X& |' k$ A4 o a比去年減少三分之一,多則近乎減少一半,質量更是直線下降。 ] x# ]0 ?7 K1 @! t* g
在呂公路北邊的田地里,靠路一邊還有不少積水尚未退去。雨水' @. |. Y9 g$ u w# h- ^
多難道沒有排水的渠道么?見記者問,鄰村一位在此曬玉米的老人指
; f) p7 O! g Q9 z! ~著一條垃圾橫流、水面渾綠的小水渠說:“你看連水渠都成這樣了,3 C. m( E/ R' a, o7 o
咋排水。”這位老人告訴記者,以前要是遇上大雨,生產(chǎn)隊組織各家% k9 ^; }. Z* I2 |$ L2 o
一塊排水,地里的水就匯到這水渠里,再匯到河里。如今沒人管,沒
9 P9 {6 g0 U3 d \$ Y人組織,水渠也多半被污染了?!拔夷贻p的時候,還一起排過水,現(xiàn)
]2 X9 e8 t" b7 B& o& ?在人們都快忘了村子西頭還有條水渠?!?font class="jammer">. b }' b9 a/ S" f9 c
不僅人們關于水渠的記憶在減少,如今大部分農(nóng)村要么水渠被污
8 H7 P) Z. a( M/ L染,要么填的填、占的占,早已沒有了水渠。這一點在東屯村最為明
: l, Y/ h* N1 s5 Z顯。' q* A' g% H! S/ m) d* ~
雖然已經(jīng)晴了好幾天,但在東屯村,田地里仍有大面積的積水,8 {; Z9 Q- v, P, {9 D$ _) l
并有蝌蚪來回穿梭。村民陳星挽著褲腿,光著腳丫正在地里收玉米。: S" Q. X4 T# V. T% g: N
陳星告訴記者,他家有6畝地,村子西頭的地勢高,情況較好,玉米9 _+ K. ^3 ]/ a
已經(jīng)收了,而靠近村子的這塊地地勢低,4畝地里的積水一直下不去,( h- S" P) f7 U) k( t4 z: C
所以遲遲未收。而目前東屯村大部分農(nóng)戶村子北邊的地因積水較深,) Y) C2 b4 ?; i2 A4 E* C" ^
玉米都未收完。
4 z0 m7 A L% N' ]0 K! I* I 事實上,不僅東屯村,周邊的村子也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在從
4 a7 c8 C3 y# y: p東屯村通往余下轉盤的路上,記者看到,有的水渠雖然還能依稀看得) P m% Q$ C- X
出原來的模樣,但早已雜草叢生,垃圾遍布,有的則被建房、耕地等
* V/ d5 A3 Q, p4 L4 d w- l占得只剩下細細窄窄的一道,這些很早以前或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3 T8 i, C' j# {- D O
河渠,不僅沒有了任何泄洪作用,反而成了一道道不堪的風景。而農(nóng)* J3 v$ g, ^6 n) f/ B+ I% k
戶們也抱怨,沒人管,也沒有像樣的水渠,現(xiàn)在地里就是想排水都不7 G0 {! T7 ^6 O% `, \9 k
知道往哪排。
5 O: ?( o; G# o# a' s (本報記者 喬佳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