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如影隨風 于 2011-7-4 00:00 編輯
% S. E3 z. A! w5 r% S; v6 N8 H0 {% K3 \( @7 @
http_imgloadCAHGX9DB.jpg (103.65 KB, 下載次數(shù):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7-3 23:59 上傳
一個人要做到身體健康無病不容易,但是要做到身體健康少病是可以的,影響身體健康大致分為兩大類(心理與生理)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如何使自己具備良好心理素質,首先要做到(格物致知),什么是格物革除物欲,簡單的說:就是把占有控制的欲望越低越好,俗話說:欲望如深坑,無法填得滿。人在過度享受物欲時經(jīng)常會患得患失,這樣自己內(nèi)心比較容易產(chǎn)生怨恨,憂慮,牽掛,使自己痛苦不堪。俗話說:憂能使人老。所以應該讓自己保持一顆安詳平等的心,顯得非常重要。進而遠離對死亡恐懼。舉一例:有一次我在開車的時候,突然看見身旁出車禍了,車撞人了,自己心一慌就感覺雙腿有一點不太聽使喚,由此可知人的意念對身體變化之大。如何構造合理生理需求,中醫(yī)常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就是告訴我們隨順自然規(guī)律。我們來看人體部分結構,例如牙齒前尖后平,人體大小腸,足以證明人類是多吃菜少吃肉。那么吃多少為好,俗話說:人生常吃七分飽,少病少痛到終老。再者盡量做到日落而息(主要是把一天工作的煩心事暫時先放下)日出而作。最后自己對男女之欲要節(jié)制,對身體健康長壽有好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