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 i9 C8 f6 j h$ H) |- ^3 o
) f1 f6 M% o( V0 ?' i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00:47 青年參考 . x; {, l- A5 a# g
1 k3 p% b6 g% J! a$ C3 |7 w) N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薛莉
( a0 l# l7 [7 r: A4 o3 } 有個年輕有為的媒體同行,29歲做上時尚雜志出版人的職位,如今正在為自己尋找下家,據(jù)說雜志社因為連續(xù)三年虧損,打算關(guān)門歇業(yè)了。
- ?/ \" {; c0 f/ J+ E0 O9 s; Y$ [0 F- ^( u& V" j; x& v- l
如果是兩三年前,這根本不會是什么問題。那個時候他幾乎隔三差五就接到獵頭公司的電話,邀請他出任更大牌的雜志、更國際的出版公司的高位,并將得到翻倍的薪水,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再也沒有頭腦發(fā)昏的人會把起早貪黑開飯店掙來的錢,扔到雜志的0 ~' t: R& l- h* A' A5 J' _
q, A A9 V5 P7 c: `5 B+ y8 B火炕里了。問了一圈之后,他意識到,想再找個地方當(dāng)出版人,很難。
0 r' y' Q5 X0 d+ [& g, Y9 L8 Y$ n1 [( b+ y; R* L
這時有人給他遞來一根橄欖枝:歡迎到我們雜志當(dāng)編輯,哦不,是資深編輯,薪水是你原來的1/4。他差點(diǎn)吐血,有沒有搞錯,不要說資深編輯,想當(dāng)年主編都得眼巴巴地向我匯報?。⊥蝗婚g,他像剛剛從高位上退休的老干部一樣,一片茫然。
4 F1 U U8 f" ^- ?& Y4 C' P9 r" g4 a5 S2 v9 D' w: Q/ m
以前有個同學(xué)的父親是上海某局的局長,在他退休的那一年中秋,這個同學(xué)“咬牙切齒”地從生活費(fèi)中騰挪出1000元,買了一盒超貴的月餅送給老人家。同學(xué)這樣解釋:以前有的是人送,他們吃慣了上千元的月餅,今年吃幾塊錢的,落差太大了。/ M2 D& Z4 ]9 d; D* l+ t% i
+ e6 L+ c+ [# t9 s, s$ N
同樣,享受過出版人的滋味,再來吃編輯這道菜,落差也太大了。大概就像吃完魚翅再吃魚香肉絲吧,嘴里的滋味已經(jīng)不重要了,關(guān)鍵是心里不是滋味。2 L9 S9 f: ~* U4 i
1 C+ U1 s: H, g! M: @7 P; y) o9 _9 w8 d 一些從高位上走下來的人選擇自己開公司,大概就是這樣的原因吧。既然沒有人肯出錢讓他們?nèi)ギ?dāng)C某O,那就只好自己出錢來當(dāng)了。另一些人選擇了當(dāng)自由職業(yè)者。這有點(diǎn)像當(dāng)年的文官們卸官歸田后的那條路,多少可以顯示自己在管理以外的文藝才能。就像現(xiàn)在的藝人演而優(yōu)則唱一樣,他們可以官不成則藝嘛。
8 w, r2 h0 q1 D+ S# y z* U9 k8 Q7 a* L/ C
而上述那位曾經(jīng)的出版人則表示:寧可去做月薪3000元的主編,也不愿意做8000元的資深編輯。不僅僅是因為聽上去體面一點(diǎn),而是他覺得這樣可以一直把自己維持在管理層這一狀態(tài),說不定將來可以東山再起,從小媒體跳到大媒體,從3000元做到3萬元呢?
, s1 V7 A6 A, Y0 j% o
0 k6 U- s3 x/ C- m 有這樣臥薪嘗膽的心態(tài),至少證明他還是很聰明的。畢竟,享受成功很容易,而面對成功之后的低谷時期,有時甚至比創(chuàng)造成功還要艱難。' ?6 g& M9 q+ G! u- u! Z/ G
+ C$ S1 v' m: ^/ X 1 j+ z, b3 b7 q, M* Z& [% j; |" d4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