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農(nóng)歷三月八日,在玉蟬鄉(xiāng)中斑村的街道上,一支50多人的秧歌隊伍披紅掛綠翩翩起舞,手中的扇子也像春天的彩蝶戀花,爭奇斗艷,前面領(lǐng)隊的幾位長者,抬著一塊《和諧之家》的金字牌匾,浩浩蕩蕩,引得沿途觀看的村民不住嘖嘖稱贊。今天是九十高齡的王淑芳老人的壽誕吉日,這個村的老年協(xié)會成員抬著這塊金匾去集體給老人賀壽。 提起王淑芳老人,村人無不交口稱贊。這是一個幾輩人流傳下來的和諧之家。王淑芳早年來到陳家,就和兄弟、妯娌以孝敬老人出名,這種家風(fēng)傳到后輩,兒媳袁玉珍更是發(fā)揚光大,對公婆體貼入微。2009年,已經(jīng)65歲的袁玉珍,被評為村上的好媳婦。袁玉珍生有兩男一女,隨著歲月的增長,兒子工作了,女兒出嫁了,六年前丈夫又不幸因病亡故,婆媳二人從此相依為命。頂著亡夫之痛,袁玉珍為了不使婆婆傷心,平生第一次瞞哄老人,說自己丈夫因工作遠(yuǎn)調(diào)外省不能回家,并統(tǒng)一全家口徑至今。老人年歲高了,她就買來輪椅,幫婆婆以車代步。鄰村有熱鬧她便推上老人看戲、逛會;老人信佛吃素,她就不厭其煩地變著花樣為老人精心調(diào)理素食,有時也索性跟著老人吃起素來;若是婆婆稍感風(fēng)寒不適,袁玉珍總是送老人到醫(yī)院就診,端湯送水,喂藥喂飯,晚上陪婆婆一同睡覺……,在她的教育下,幾個兒女也都孝敬奶奶,雖不能經(jīng)常待侯身旁,然隔三差五的一個個電話問候,總能給年邁的奶奶送來無限的欣慰和樂趣。 今年4月10日,是王淑芳老人九十周歲的壽誕。怎樣使老人過一個愉快的生日?身為戶縣原電廠副廠長的孫子陳凱,思謀著作為晚輩,不但要讓自己的奶奶晚年過得舒心,更應(yīng)讓全村的老人都同樣過得歡樂幸福,所以就萌生出向本村老年協(xié)會捐贈一萬元的設(shè)想。陳凱的意見,立即得到全家乃至陳門戶族的熱情支持和稱贊。他們還決定,老人壽誕之日,邀請全村八十歲以上老人免費入席會餐,老人有腿腳不便的,由其家屬攙扶陪同就座。但陳凱本人則為了防止現(xiàn)今時興的送禮陋俗,一直堅守在單位上班直至午后一點才回家,對自己的單位卻嚴(yán)加保密,守口如瓶。壽宴上,在陳家母子的感召下,村內(nèi)另一戶周公元兄弟也趕來為老年協(xié)會慷慨捐贈兩千元。 王淑芳老人的生日宴席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氛。在場的全村老人和親友,盡情地觀看村秧歌隊的助興表演,品味著餐桌上的美酒佳肴,暢談著新時代尊老敬老的新風(fēng)尚,好政策,他們?yōu)橥跏缯淅先说慕】甸L壽祝福,為村內(nèi)有這樣一個和諧之家感到高興,也為自己晚年有一個溫馨和諧的氛圍而倍感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