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王淇的《春暮游小園》一從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譯文
梅花零落,像少女卸去妝一樣時,海棠花開了,它就像少女剛剛涂抹了新紅一樣艷麗。
等到荼蘼花開,春天的花都開完了,這時會有絲絲縷縷的天棘爬過那莓墻。
注釋
一從:自從。
褪殘妝:指梅花凋謝。
荼蘼(tú mí):又名佛見笑、百宜枝等,屬薔薇科,初夏開花,花期較晚。
花事了:指春天的花都開完了。
天棘:即天門冬。其苗蔓生,葉細(xì)如青絲,好纏竹木上。
莓:當(dāng)即山莓、薔薇莓一類小灌木。
賞析
??春暮游小園》這首詩為七言絕句,用花開花落,表示時序推移,雖然一年的春事將闌,但不斷有新的事物出現(xiàn),大自然是不會寂寞的。全詩寫得很有情趣,前兩句,寫一春花事,以女子搽粉抹胭脂作比,非?;顫姡錆M人間趣味。這也是寫景詩和詠物詩最常用的一種手法,但又沒有流于一般化。這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這首詩沒有怪意的雕琢,從初春寫到初夏,梅花開、海棠紅、荼蘼落、天棘出,卻并不是寡淡無味的流水賬。
??“一從梅粉褪殘妝”,“褪殘妝”,以人喻花,寫梅花殘敗凋落。梅花出在冬末早春,為報春之花,一個“殘”字,暗示冬去春來?!巴磕ㄐ录t上海棠”,是說梅花謝后,海棠花已經(jīng)綻放,大自然把寒梅鮮紅的顏色又涂抹到海棠花上去了。蘇軾有海棠詩說:“東風(fēng)裊裊泛祟光,香霧空濛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對海棠無意施粉傳香,卻寫出了海棠的精神。王淇用“涂抹新紅”四字同樣寫出了海棠的精神和自己惜花憐色,愿名花永存的美好愿望。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等到荼蘼花兒開罷,春天就結(jié)束了。春去夏來,取代百花的是肥壯茂密的荊棘,一叢叢,一絲絲,爬上了長滿苔醉的院墻?;ǖ慕惶娓?,構(gòu)成色彩上由紅變白轉(zhuǎn)綠,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季節(jié)的變化,而詩人留連歲月、感嘆年華易逝的感傷情緒也隱隱體現(xiàn)出來了。
??宋人絕句中,描寫風(fēng)花雪月,山水田園,吟情詠性,留連光景的詩作不少,此詩以梅花、海棠、荼蘼開落的先后次序,以至于到百花凋殘,天棘出墻來表現(xiàn)從暮春到初夏的更替,又別具一格。詩人把日常看來平淡無奇的生活景觀,用平易淺近的語言,擬人化的手法,細(xì)膩地表現(xiàn)出來。有美感,有詩意,反映了詩人“隨物以婉轉(zhuǎn),盛與心而徘徊”的心跡(《文心雕龍》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