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部隊駐扎在豐沙(豐臺——沙城)線桑元一帶待命時,因沒有正式任務,便決定在官廳水庫的灘涂筑埂造田種稻谷。$ h; e5 _2 |; L1 G
由于我們不是生產兵團,所以沒有配備任何的農用機械。筑埂造田就完全靠木槓、蘿筐、釘耙、鐵鍬這些原始工具,是真真正正的人海戰(zhàn)術。
6 M, K+ t3 j! l e$ z0 N$ w 時值“文革”大串聯(lián)之后的斗、批、改階段,所謂“改”,事實是“走”即知識青年離開學校上山下鄉(xiāng)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斗、批、改”是毛主席的指示,“斗”、“批”好理解,也好執(zhí)行,但怎么個改法?既沒有確切方向,又沒有具體目標,批完了就該走了。據(jù)說,問題反饋到中央后,主席一笑說:那就斗、批、走吧!當年,所謂的知識青年,簡稱“知青”,僅僅是指有商品糧戶口的中學生,那些已經(jīng)畢業(yè)卻未分配的大專院校學生的去向則是到農場接受教育。當時政策規(guī)定有個大框框:同是受教育,“牛、鬼、蛇、神”進“五·七干?!保坏胤皆盒.厴I(yè)生進屯墾農場;軍隊院校畢業(yè)生進部隊農場。記得我們部隊迎接的第一批是總后勤部護士學校的兩百多名學員。一名學員配一名戰(zhàn)士,倆人抬一個筐。因為她們是來接受再教育的,上級有要求,不準照顧,連“讓槓頭”也不允許。一筐沙土重達二三百斤,一天下來,腰疼腿酸必不可免,肩膀腫爛亦屢見不鮮,甚至連襯衣也粘在潰爛的肩膀上面揭不下來——可憐這些學生,“造反”的勇氣已蕩然無存,還得“斗私批修”,不斷進行自我革命。
! s. F, K7 h$ w8 R9 ?9 g 造田的勞動強度無疑是排第一的——盡管干的是農活,卻要比農民干活累若干倍。此話怎講?農民干活,可以悠著點??晌覀兪擒娙耍v的是緊張、活潑,強調的是雷厲風行,抬著筐子飛跑,而且是滿堆滿上。天不亮就起床,夜幕落下才收工,干活加上路途,每日不下12個小時。為了感受一線戰(zhàn)士的辛苦,我們還專門組織炊事員到一線體驗,意在培養(yǎng)作風。
: _, z( U- o/ H$ N 一線指戰(zhàn)員愈是辛苦,我們改善好伙食的欲望就愈強,更何況這本來就是我們的職責。早、晚的飯菜不用說,肯定能滿意,問題在午餐。部隊習慣,午餐多是大米飯、炒菜。時值冬季,當?shù)匾话銡鉁厥橇阆?3~16度,水庫灘涂還要低幾度。對于冷,指戰(zhàn)員們并不懼怕,干活可以驅寒。最討厭的就是沙粒隨著無孔不入的呼嘯的寒風,打在臉上,火辣辣地疼。那些來自北京的女學員們,初到時,臉龐白嫩,半月時間,便成“椿樹皮”了——掉片片。她們的臉比原本黝黑的戰(zhàn)士的臉還要粗糙。翌年,一位從東北林學院應征入伍的大學生住衛(wèi)生隊(時我已調到衛(wèi)生隊)時對我說他二十多年吃的苦合起來趕不上在農場的一個月,但他不后悔并舉起一個指頭睜大眼睛不無得意地說:值。我打趣說這就叫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矣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唄!
7 o2 p! m [& F5 d, r 午餐是送到農場的,我們發(fā)現(xiàn)指戰(zhàn)員們不敢嚼,無論飯還是菜,皆囫圇吞下,因為一叩牙就是沙子。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飯菜很快就變得冰涼——這個問題非同小可。部隊首長很是著急,有過在農場建食堂的設想,但不現(xiàn)實,一是遠水難解近渴;二是我們是臨時待命,隨時都有可能轉場。惟一的也是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改變午餐種類。
v6 V" F+ |. k) h, C3 `* y 部隊就是部隊,士氣始終是旺盛的,干什么工作都熱火朝天。在午餐問題上也不例外,各個單位展開了競賽,你饅頭,我花卷,你烙餅,我包子,誰也不甘落后。一天,司務長征求我的意見問敢不敢送餃子——餃子在部隊稱得上是“惟我獨尊”,向來是大家吃大家包。我明白司務長的意思,就是不服三連(全師的標兵食堂),想博一下,我自然支持。我們進行了計算,十六個炊事員加上我們倆十個小時便可拿下。我們開會進行動員,大家熱情很高,一個公差沒要,提前一個小時告捷。
3 r' v) |7 n. b4 L 我們給了全連一個滿意,給了營首長一個驚喜。瞧著我們送到營部參加評比的形態(tài)各異、味道鮮美的蒸餃,營長風趣地說:你們這是風沙餃子宴?。?br />
- K" ]* f' q1 @7 k; i% b 美中不足的是那天是我和副班長去送餃子的,只顧高興了,考慮的不周到,沒有多帶些盆,分發(fā)餃子的時間有點長,將好事沒辦圓滿,有些遺憾。 (靳應祿 微信139911805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