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北宋蘇軾的《洗兒詩》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
賞析
《洗兒詩》短短四句,語氣戲謔,基調(diào)反諷,實乃事出有因?!叭私责B(yǎng)子望聰明”,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本身沒什么不好,道理不言自明;只是蘇軾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聰明誤一生,”也是實情。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又在詩文中譏諷“新進(jìn)”,被對方構(gòu)陷入獄。一場“烏臺詩案”,震驚朝野,幸有元老重臣營救,加上太皇太后干預(yù),蘇軾才免得一死,貶謫黃州。在黃州期間,侍妾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男孩兒,《洗兒詩》即為此男孩兒而作。剛剛經(jīng)歷一場大磨難,詩人“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一點不難理解?!肮洹边€是要當(dāng)?shù)?,只是希望“無災(zāi)無難”而已;“愚且魯”不過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內(nèi)核。不鋒芒畢露,就不會被“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一類悲劇選作主角。蘇軾此愿,實在是有感而發(fā),絕非無病呻吟。
世事難料,佳愿難如。寫罷《洗兒詩》不過十個月,蘇軾又給小兒作了一首悼詩,題曰《去歲九月二十七日,在黃州,生子遯,小名干兒,頎然穎異。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詩哭之》。紀(jì)昀品評蘇詩,不時可見苛語,曾詰難《洗兒詩》“此種豈可入集?”而讀到“歸來懷抱空,老淚如泄水”二句,還是不由得感嘆“住得沉痛?!?br />
蘇軾《洗兒詩》愿雖落空,但可憐天下父母心,早將標(biāo)本存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