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獲知西安興善寺里的幾顆臘梅樹開花了,我便于2019年臘月初四日,趁下午參加一個集體活動的時機,提前出發(fā),前往興善寺一睹臘梅盛開的風采。
! a9 d( h0 i! p; ~9 j$ g冬日暖陽揮灑,下午三四點鐘左右,陽光明媚,斷然沒有隆冬時節(jié)的點點寒意。西安興善寺里,游人如織。慕名而來的游客興致勃勃,朝拜、上香、賞梅、聞香、拍照,把本來就香火興旺、信徒眾多、游人不絕的興善寺烘托得更加的熱鬧。; j3 e9 V( z5 t7 ]) e, V
西安興善寺里共有三棵臘梅樹,進門正殿東側有一棵,花開繁茂,幽香四溢撲鼻,但因為周圍有竹林和松樹以及其它樹木環(huán)繞,這棵臘梅并沒有起游客的關注。但我一進寺門就聞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我尋香仔細一看,便被一茂密擁擠的一樹黃色小花朵所吸引。這棵臘梅花開的十分艷麗,嫩黃濃密,在藍天映襯下,如繁星點點。如果不是因為還有部分黃葉遮掩,她在藍天下會顯得更加的艷麗奪目。遺憾的是,其枝椏的造型與周圍其它樹木并無二致,從審美的標準看,并沒有突出梅花的風姿,所以很多游客并不關注她。7 s- O4 f. F& I9 k0 n% s
從正殿兩側往里走,在寺廟中庭殿堂臺階前道路兩側有一對臘梅樹,疏密有致,花開茂盛,看樣子樹齡不短,兩棵臘梅樹站立在道路兩側,像張開臂膀迎接香客游人的樣子,她們在極力地展示自己的身姿,在兩側廟宇古建筑青瓦屋頂?shù)囊r托下,她們顯得十分優(yōu)雅從容,淡定而沉穩(wěn),引來無數(shù)游客圍觀,大家繞著兩棵臘梅樹,仔細觀賞,駐足聞香。我也選擇了好幾個角度,一邊觀賞一邊拍攝……) V( K9 J- o1 y/ R) K) h& x
我陶醉于自己第一次見到這么高大的兩棵臘梅樹,我陶醉于臘梅傲寒的身影和獨特的身姿,我更陶醉于臘梅高潔的品格和凌寒獨自開放的傲骨……: f! P8 }; ~( O6 g! \, n
我想,如果不是在寒冬臘月看到她,任平日里多次到興善寺從她的身旁經(jīng)過,卻并沒有注意到她,反而在這歲末年初的深冬季節(jié),在這臘梅開花的時節(jié),她才顯得更加的優(yōu)雅和與眾不同。
/ M1 r2 `1 U5 M9 S7 R x# J自古以來,文人墨客贊美梅花的詩篇浩如煙海,我能記得住的,最熟悉不過的是王安石的詠梅詩: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芍^把梅的品格、韻味、身姿描繪的最為到位,為人們耳熟能詳。
4 [2 r: t- \6 b2 \臘梅,顧名思義,就是農歷十二月(臘月)的梅花。人們知道,臘梅是歲寒三友松竹梅的其中之一。梅,代表著一種精神—堅強。 她的花語含義就是堅強和高雅,象征著春落梅枝頭。古人說,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后人又有另一種說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一是快樂,二是幸福,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我們最希望的平和。梅還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陳志歲的微型詩《梅花》這樣寫道:“為使與嚴寒搏斗之儔儕堅持下去,便把春消息透露給人。”梅花又是歲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自古以來,人們都贊美她的傲雪精神,她孤獨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所以,有詩云: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還有詩云:家住寒溪曲,梅花雜暖春,學妝如小女,聚笑發(fā)丹唇。
* r7 N+ i% f' b. M6 q在我看來,梅花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她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她象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自然界,別的花多數(shù)都是春天才開,而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經(jīng)受得住風欺雪壓,越是寒冷,梅花卻開得愈精神,愈秀氣??梢哉f,梅花獨居寒冬臘月萬木之首,她—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幾千年來,她那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不移的氣節(jié)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chuàng)造了優(yōu)秀的生活與文明。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梅的品格與氣節(jié)的贊美幾乎寫意了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人們對梅花深愛有加。在中國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shù)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梅花高風亮節(jié),枝枝滄桑,疏影清雅,花色秀美,幽香沁人,花期獨早。真可謂“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她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jié),象征著我們的民族精神。她在人們心目中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jié)的形象,也一直鼓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地去迎接春天的到來。& b1 [$ g# ]4 @3 T5 A# e* T
" f% m3 [8 m& \2 s- N2019年12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