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不當官一個樣# O8 u! t0 F4 W, _" u
( ]8 g1 i- L. ?' U8 u
. Y: V! k! b% D# I4 s“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當官一場手空空,退休又鉆山溝溝;二十多年綠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場,創(chuàng)造資產幾個億,分文不取樂悠悠……”這首流傳于滇西保山市施甸縣的民謠,不僅唱出了當?shù)厝罕妼υ颇鲜≡I降匚瘯洍钌浦薜木粗?,還生動地向世人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60年如一日對理想信念的堅守,不管當官與否,都始終踐行一心為民的宗旨。
) V* ?* t- p; l8 ?. e) i" ~楊善洲擔任地委領導近20年,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廉潔奉公、全心為民,為保山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退休后,他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施甸縣大亮山興辦林場,一干便是20個春秋,把昔日的荒山禿嶺峰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天地,使當?shù)貝毫拥淖匀画h(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
# y$ d( \ b1 d+ U( x1 M" A從地委書記到“竹葉帽書記”,這一樁樁、一幕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真實本色,那就是當不當官一個樣,在任退休一個樣,都始終心系百姓,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公而忘私,淡泊名利。反觀現(xiàn)在有一些干部對名利看得比什么都重,有的剛工作了幾年,還未做出什么成績,就伸手向組織要官;有的才提拔不久,便要求“再上一個臺階”,并為此不惜動用種種關系、想盡種種辦法跑官要官;有的工作得過且過,兩只眼睛卻一直盯在個人利益上;有的見困難和矛盾就退,見好處和“油水”就上……這些干部不但損害了黨和人民的利益,還為基層群眾所不恥。
6 Y/ y4 O( B( G0 ~+ D
$ P6 o: O' \. g* H2 }“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楊善洲的事跡告訴我們,無論是誰,也不論他是身居高位、還是無官無職,只要時刻滿懷對黨和人民的感恩之心,時刻為造福人民而積極工作、無私奉獻,就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愛戴和尊敬。( A# O$ i& m) q4 C8 q
% t: [" n ]" W, H! H Q
6 ]6 y, q" G# f5 u8 o) a) i# N
4 `+ l1 {+ e) u; u8 c
6 K8 `/ X! G2 y2 V" z: E5 ^$ b; X,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