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七人方陣油畫作品展前
青年藝術家代表著未來,他們將締造一個新的世界。
七人方陣,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和向往,由最早的參展藝術家董世華一念緣起,逐漸策展擴大到西京北京;地域之包容也涵蓋著西北東北。
參展藝術家也都有著“兩京行走”的能力。他們的藝術并不囿于出生母地的“偏安一隅”,而是兼容了“走出故鄉(xiāng),回望故鄉(xiāng);表現(xiàn)故鄉(xiāng),返回故鄉(xiāng)”的藝術能力。我們堅信,唯有如此,藝術才能根植生活,引導我們更具有強烈的方向性和坐標感。
從故鄉(xiāng)出發(fā),沿著故鄉(xiāng)的路,找回“原鄉(xiāng)”, 再次獲得返回故鄉(xiāng)的能力。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藝術命題,而是個體藝術家先行跋涉要獲得的“最初陣痛”。
七劍客中,董世華、賈靖文、高山、韓強、劉軍、蘇爽、朱朝陽等畫家所展出的近百余幅作品基本以表現(xiàn)我國多省份多地區(qū)的自然人文風貌,其中以大西北人物風情為主,還涉及描繪北京胡同、雪域高原、東北農(nóng)耕的跨領域特色創(chuàng)作。由于所展作品跨界,都深淺不一地打上了“故鄉(xiāng)的烙印”,因此深具個性。
董世華筆下的拖拉機,在東北的原野上惆悵得似是而非。
賈靖文回到草原,書寫著蒙古人的圖騰,唱出了一曲嘹亮的剽悍之歌。
高山的舊城,灰。極度的灰。反襯出狼狽的新。撕開了時代的口子。
韓強的新疆,一只狼突出重圍后,寂寞療傷。
劉軍困居關中,守望著一個人的城堡。
蘇爽的火車頭、酒吧,讓人想起西班牙的公牛。
朱朝陽守著他的白樺林雪景靜物,卻有裸女靠近。
如此不一而足!
但這恰恰令我們欣喜地看到,七人如夜中的北斗七星,各自有著坐標和朝向,以藝術的熱力與激情,合攏著強大的力量如潮水般向我們奔騰而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