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末,我市一些年輕人便騎著單車,或開著小轎車來到戶縣澇店鎮(zhèn)龍窩村的老酒作坊,除了喝酒、打酒外,最主要的還是目睹和感受這里原生態(tài)的釀酒過程。
幾天前,記者與市群眾藝術(shù)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部的王智同志一起來到這個酒作坊,正好趕上作坊酒糟出鍋攤涼。“出鍋了嘍!”高亢的聲音在酒坊里回蕩,兩位漢子掄起鐵锨,揮動著臂膀,一锨锨從直徑1.5米的甑鍋中往外翻著酒糟。升騰的熱氣不一會兒就將兩個漢子淹沒了,慢慢地整個酒坊也如同一個大蒸籠,全部籠罩在氣浪中,只能聽見那刷刷的酒糟拋到地板上的聲音?!耙劤鲆诲伜镁苼砭鸵畮椎莱绦?,從選購優(yōu)質(zhì)大麥、高梁、玉米等原料,到粉碎、拌和潤糝,再放入甑鍋中蒸煮,再到加漿、攤涼、下曲,入窖發(fā)酵,裝甑鍋蒸餾,最后才能流出噴香的好酒來?!?0歲的趙師傅一邊翻著酒糟,一邊告訴記者。
此時另一鍋燒酒已經(jīng)出鍋,燒酒從鍋下面的一個管子一點點地流進了缸中,陣陣酒香也撲鼻而來。
胡師傅彎腰接了一碗,抬手一口干完?!昂镁屏浚 北娙艘魂囐潎@。其實,每次出鍋胡師傅都是先喝一碗,一天至少喝上三大碗。并不是胡師傅貪杯,而是他在測量酒的純度,當(dāng)然,除此之外,龍窩村老酒作坊測酒純度還有更古老的辦法,就是舀上剛出鍋的酒,盛上3碗,然后用火點著,以此來測酒的純度。
龍窩村老酒從制曲到釀造貯存,工序繁多,大都手工完成,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尤其是那貯存酒的容器大酒海,據(jù)說是從清末一直保存到現(xiàn)在。這酒海又高又大,高2.8米,直徑也有3米。酒海是用糯米汁、雞蛋青、細白灰等熬制成糊狀,涂刷在麻紙上,層層糊表在藤條編的酒海上,里里外外就有60多層。既具透氣性,滴酒不漏,還能吸附原酒的雜味。每個酒海能裝酒4噸多。目前,龍窩酒傳統(tǒng)釀造工藝,正在申報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