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戶縣社火,咱陜西人都知道,不過說到塑膠微縮社火,估計很多人沒能親眼看見,昨日,戶縣傳統(tǒng)社火經典微型展亮相西安博物院,作為“2010年小雁塔薦福大廟會”的重要展覽,在春節(jié)期間與西安市民見面。
微縮社火連起有26米長
記者昨日提前進入展廳,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最后的準備工作,在展臺上,擺滿了一圈塑膠“人物”,每個人物有20厘米高,身著各色鮮艷服裝,都是戶縣社火人物的打扮,只不過比真人縮小了十倍,眉眼清晰,十分討巧,形象地展示了戶縣社火的基本形式和內容。策劃人宋志榮告訴記者:“這都是按照社火表演時的原樣做的,排頭是旗隊,后面有鑼鼓隊、秧歌隊,錢桿隊等。”整個隊伍共有26米長。
大家都知道芯子是社火中的重頭戲,孩子們被綁在高高的桿上,有時候幾個小時不能動。芯子的塑膠微型雕也是最有看頭的,不僅外形獨特,而且很多都與民間故事、歷史典故緊密聯(lián)系,比如《三打白骨精》、《三娘教子》等,現(xiàn)場有一位家長帶著孩子提前進來看,這個8歲的小朋友感到很新奇,他說自己從來沒看過社火。
芯子社火的塑膠微型雕除了傳統(tǒng)內容,也有現(xiàn)代的故事,比如“還珠格格”、“奧運”的內容等,策劃人宋志榮笑著說:“微雕里和現(xiàn)實社火的服裝、姿勢都一樣?!?br />
目前宋志榮手上有四百多個人物造型,連起來有80米長,不過由于運輸原因,這次只帶來一部分與西安市民見面,這批塑膠微型雕社火是在去年制作完畢的。
“小小社火”渴望變大產業(yè)
白娘子精致素雅的戲裝,孫悟空耀眼的金箍棒,這些栩栩如生的微縮小人多是出自戶縣的民間美術傳承人何東計和布藝傳承人曹靜香之手。策劃人宋志榮笑著說,自己就是個農民,從小就耍社火,年輕人不愿意玩社火了,他想用塑膠微型雕留下一點東西,讓年輕人以后還能看看,也算傳承了。
記者昨日見到了曹靜香,她也是很早跟著社火團隊的,是個內行人士,據(jù)說她家里做布老虎等布藝就很厲害,所以讓她做社火輕車熟路?!白鲆粋€芯子最快一兩天,最慢得一個星期?!辈莒o香笑著說。
對于做塑膠微型雕最難的應該說是布料了,戲服布料一般地方不好買,顏色也不好配,幸好他們得到一家服飾工作室的幫忙,工作室平時主要做戲服,剩下的布頭就都送給他們,解決了大難題。據(jù)悉,現(xiàn)在宋志榮每年還會根據(jù)新的內容制作新塑膠微型雕,并完善傳統(tǒng)內容。
策劃人宋志榮是省級“非遺”傳承人,也是戶縣草堂鎮(zhèn)宋村社火局的負責人,他自籌資金做的“戶縣傳統(tǒng)社火經典微縮展”在當?shù)厥艿綒g迎,據(jù)說還有人想購買這些微型雕。“我說我只有一套,不能賣”,不過這倒提出了一條新的創(chuàng)業(yè)路,雖然塑膠微型雕成本不是很貴,但作為民間非遺的發(fā)展項目,如果要銷售,工藝需要更精細,宋志榮笑著說:“如果以后做得好,我們也可以做成產業(yè)?!?/t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