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目空一切 于 2010-1-25 22:36 編輯
" N5 u8 Q# A; V# u9 m2 M( q' D- ]0 b( D; y/ d
千年古剎草堂寺
- X# M# G9 G. S- d5 E
' L8 r' V- ^/ G: ^草堂寺位于陜西省戶縣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約50公里,是國務(wù)院確立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約創(chuàng)建于東晉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這里東臨淄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草堂寺內(nèi)松柏參天,翠竹輕拂,亭閣玲瓏,意境幽邃。它是佛教著名古剎,也是三論宗祖亭。8 Q6 V% F0 |- N) U9 c+ G# O
' 現(xiàn)存草堂寺,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后秦國逍遙園內(nèi)一部分。后秦國王姚與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請龜茲高僧鳩摩羅什來長安,住逍遙園西明閣翻譯佛典,后在圓內(nèi)建草堂寺,供羅什居住。由于鳩摹羅什譯經(jīng)場以草薦蓋頂,故得名為“草堂寺”。鳩摹羅什既通梵語,又嫻?jié)h文,佛學(xué)造詣極深翻譯經(jīng)律論撰94部、425卷,被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師之一。唐初高僧吉藏以鳩摹羅什譯出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部論典為依據(jù),創(chuàng)立了三論宗,尊鳩摹羅什為始祖。草堂寺作為鳩摹羅什的譯經(jīng)道場,因而成為三論宗祖庭。三論宗在唐初勝極一時,并流傳到日本等國。9 k) j. w, x. l0 s5 }
- G) Q6 m: i* ? 隋大業(yè)二年(606年),唐高祖李淵為鄭州刺史時,曾為次子李世民目疾來草堂寺求佛保佑,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內(nèi)供養(yǎng)。唐朝時,草堂寺曾改名為“西禪寺”,但舊名仍被沿用。天寶年間,飛揚法師主持寺務(wù),傳播佛法。元和年間,唐憲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宗密禪師常在此弘揚佛法,被稱為草堂寺的中興之時。宋朝初年對草堂寺進行大規(guī)模的重修,改稱“清涼建福院”,金、元、明時期仍稱草堂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鳩摹羅什弟子僧肇被封為“大智圓正圣僧”,草堂寺因此又改名為“圣恩寺”。清同治年間,寺院曾毀于戰(zhàn)火;光緒七年(1881年),草堂寺又被山洪沖毀。1949年前,草堂寺有僧八人,土地一百多畝。1949年后,國家曾三次對草堂寺進行維修。1984年,由縣民政部門移交僧人管理使用。
' o8 e4 X: b; J% |: Z8 \9 @3 w# u 草堂寺坐北向南,高大的山門上方掛著趙撲初先生所書“草堂寺”金子橫匾。沿青磚林蔭道北行,道旁立一座古色古香鐘亭,掛一口明萬歷十九年(1591年)鑄巨鐘。鐘重2噸,高2.6米,口徑2.2米,鐘腳飾以浮雕龍鳳獅子圖紋。與鐘亭相對是碑亭,內(nèi)有《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定慧禪師即唐高僧宗密,華嚴宗祖師之一。他曾在草堂寺著書講學(xué),并以習(xí)禪稱世。此碑刻于唐玄宗大中九年(855年),高約3.2你,寬約1.4米,由宰相、書法家裴休撰寫,柳公權(quán)篆額,筆力勁健,是唐碑珍品。土資訊 | 體恤百姓生活 戶縣第一互動媒體. Z' l+ P8 ~9 A2 H& G
# k& C" ^4 p! A A, Y 草堂寺現(xiàn)存最大殿堂是“逍遙三藏” 殿。該殿橫匾由興善寺方丈妙闊法師草書提寫,體勢遒勁超逸。殿內(nèi)正中供奉明朝施金泥塑佛像,佛像前安放著日本日蓮宗奉送的鳩摹羅什坐像。鳩摹羅什在草堂寺譯出了妙法蓮花經(jīng)》七卷,成為天臺宗盛典。804年日本高僧最澄(767—822年)來我國游學(xué),在天臺山從道遂、行滿二法師習(xí)天臺教觀,歸國后在比睿山學(xué)習(xí)天臺宗至1253年專依鳩摹羅什譯的《法華經(jīng)》建立日蓮宗。這樣,日本日蓮宗信徒為了表達對鳩摹羅什的敬仰和對草堂寺的向往,捐資雕塑了鳩摹羅什三藏法師坐像。像高1.2米,用一整塊楠木刻成,一雙慧眼,滿面含笑,栩栩如生。 | 聚焦本土資訊 | 體恤百姓生活 戶縣第一互動媒體4 W5 c6 G+ f/ N* K
7 o1 X/ `6 I/ `4 ] c9 G& u! n' i2 {' T/ D0 f. H2 U' w/ s6 c5 [
大殿西側(cè)門外,有一座用紅磚花墻圍成的六角型護塔亭,亭內(nèi)矗立著草堂寺最珍貴的文物——姚秦三傳奇色彩的高僧,其父親印度人,母親龜茲人,他七歲隨母出家,人稱“神童”。游歷許多國家,通曉多種語言文字。他20歲時,母親去印度學(xué)法,囑咐他到中國弘揚佛教。在來華的途中,被涼主呂光扣留十七年,到401年姚與派兵攻克涼州,才救出羅什,尊為國師,隨后在草堂寺專心翻譯佛經(jīng)。鳩摹羅什圓寂后火化,據(jù)說薪滅型碎,唯舌不盡。其弟子收其舍利,建造舍利塔以紀念之。塔通高約2.44米,塔身八面十二層,用純玉石鑲拼而成,每層玉色彩不同,為玉白、磚青、磨黑、乳黃、淡紅、淺藍、赤紅及灰色等色,故俗稱“八寶玉石塔”。塔的最下層為方座,方座之上是須彌座,座上是重疊的三層蕓薹,上雕刻著蔓草紋浮雕,精美絕倫。蕓薹之上是八角型寶,正東面刻有“鳩摹羅什舍利塔”題字,正北面刻有“姚秦三藏法師鳩摹羅什舍利塔”13字。寶罩上方為層脊型覆蓋,蓋下刻著許多線條流暢的佛像。原來蓋上還有三層珠寶,但太平天國時塔頂被毀,寺院僧人以山石補之。寶塔經(jīng)過一千多年風(fēng)雨滄桑,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實屬罕見。舍利塔北邊竹林深處,掩藏著遠近聞名的“煙霧井”由于地?zé)嶙饔?,早晚有一縷煙霧從井口冒出,繚繞于寺院上空,然后緩緩向京都長安飄去,如今,由于地?zé)嵯Я?,以不見“草堂煙霧”,但“煙霧井”猶存。煙霧井上方修起了一座木制古亭,亭內(nèi)懸掛趙樸初先生“煙霧井”匾額。舍利塔亭西側(cè),樹立著元朝所刻“逍遙圓大草堂禪寺宗派圖”碑,碑高1.6米,寬0.6米,記載了與羅什有傳統(tǒng)關(guān)系的僧眾434人,是研究草堂寺史的寶貴資料。碑旁有一口“八角井”。井左右個有一株柏樹,俗稱“二柏一眼井”。打造戶縣第一門戶社區(qū),讓暢通的網(wǎng)絡(luò)促進戶縣發(fā)展" J/ g( Q f3 t: f5 {9 E$ J2 c. w( X6 ^" Z' Q1 n! N
5 P1 g3 ~1 `$ l( l
g( s: X) ]- G! Z, w$ F# l! p 草堂寺經(jīng)歷了千余年的歷史滄桑,香火不決,高僧輩出。歷代文人墨客在此尋憂覓古,留下許多感人的詩文。今天,草堂寺善修一新,寺內(nèi)現(xiàn)有住僧十多名,他們發(fā)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nóng)禪并重”優(yōu)良傳統(tǒng),耕種了28畝土地,菜園,種植了竹林,培育了園圃花壇,既美化了寺院的環(huán)境,又實現(xiàn)了自養(yǎng)。戶縣、戶縣論壇、戶縣社區(qū)、戶縣新聞、戶縣門戶、戶縣教育、西戶公交、戶縣網(wǎng)+ u& u# b& M2 v' @+ c
( W) i% Z1 `. t8 L打造戶縣第一門戶社區(qū),讓暢通的網(wǎng)絡(luò)促進戶縣發(fā)展+ d! J0 `1 n/ V3 c3 Q: f. v* ?3 A9 E4 g
草堂寺現(xiàn)任方丈宏林法師,81歲,陜西長安人,1941年出家,師從心道法師,兼任陜西省佛教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戶縣政協(xié)委員?,F(xiàn)任監(jiān)院諦性法師,47歲,陜西長安人,1982年出家,師從弘林法師,兼任陜西省佛教協(xié)會理事,長安市佛教協(xié)會副秘書長,戶縣政協(xié)委員 |
% |4 A9 X# |* g下載次數(shù):3
: c& J {/ ~6 L5 H( V2008-6-27 14:46
c3 R9 V- H( j9 y" O9 W, V- g: o% p/ |# i3 ~5 d
9 n h9 W; \7 s* m5 U/ l! R7 e9 L% j,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