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顧中一營養(yǎng)師和我聊天時說到,虎坊橋下等著吃炸糕的顧客每天排成大隊,但漲價5毛錢之后,隊伍的長度就少了一半。他懷疑,如果烹調油價格再上漲,那么去買這種煎炸食品的人就會更少。——可見,有時候食品漲價未必是壞事。
高脂肪低纖維加工食品提價會不會讓人更健康?美國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給出的結果很有說服力(Food Price and Diet and Health Outcomes: 20 Years of the CARDIA Study)。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碳酸飲料和披薩餅的價格每上升10%,被調查者的能量攝入就會分別有7%和11%的下降;可樂的價格上升1美元,則被調查者的每日能量攝入會下降124千卡,體重下降1.05公斤,同時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下降0.42。同樣,如果披薩餅的和可樂的價格同時上升1美元,則每日能量會下降181千卡,體重下降1.65公斤,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下降0.45。研究者認為,如果把外賣快餐和甜飲料的價格提上去,美國人會更加健康。
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Food Prices Are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Quality, Fast Food
Consumption, and Body Mass Index among U.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對于2-11歲的美國孩子來說,快餐食品的價格指數(shù)越高,孩子的膳食營養(yǎng)質量就越高;而蔬菜水果的價格指數(shù)越高,孩子的體重水平就越高,膳食纖維攝入量就越少??磥恚卟说膬r格一旦漲上去,孩子們能吃到的就少了。
在另一項研究中(The cost of US foods as related to their nutritive value),研究者對1387種食物的價格進行了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用淀粉食品和油脂來供應能量,成本是最低的(意思是說,要想長胖,吃這些效率高而成本低)。相比之下,按單位能量計算,蔬菜的價格是最高的,其次是水果(這意味著多吃蔬菜和水果,花錢比較多,卻很難長胖)。如果按每份價格來算,肉、禽和魚是最高的,而烹調油是最低的。按照含同樣能量的食物數(shù)量來比呢,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很便宜,蛋白質就貴一些,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比較貴。